精准发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
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任务,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”作出重要部署,旨在进一步激发“三农”发展的内生动力,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夯实“三农”工作基础。
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新时代做好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任务,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”作出重要部署,旨在进一步激发“三农”发展的内生动力,推动农业增效益、农村增活力、农民增收入,夯实“三农”工作基础。
最近网上有个话题很火:一斤稻米的收购价才一块多,连一瓶矿泉水都买不起!农民辛苦种地一年,收入却少得可怜,如果算人工成本,其实是亏的。既然种地不赚钱了,那在农村搞农业还有盼头吗?
为深入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,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,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,国家已公布2025年到人到户的系列扶持措施。这些政策可概括为 “四贴四助一奖励”,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。具体内容如下:
贵州立足实际,发挥优势,把就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,不断拓宽就业渠道,让村民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就地就近就业。
刚过去的丰收季,老王家的菜园子成了全村焦点——绿油油的青菜、饱满的番茄,美得让人眼馋。可老王一点也笑不出来:批发商刚送来检测报告,农药残留超标三倍!整片菜地遭退货,老王蹲在地头,望着那些"漂亮"的蔬菜,一夜愁白了头。
朱有勇1955年11月出生在云南个旧。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的他,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领域科研成果丰硕,于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农民除了种地就是打工,一般人都是如此!也有人,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离家太远,想在农村挣钱养家。
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持续深化,宝鸡市2025年针对农民种地的补贴政策已陆续出台。这些政策如同田间地头的“营养剂”,既为耕地“强身健体”,又为农民“减负增收”。本文将系统梳理补贴类型、标准、申请条件等关键信息,帮助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精准把握政策红利。
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,因为粮食,肉类,水果,各种农产品日益丰富了,加上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和各种农产品,形成了供过于求,粮多价贱,一斤粮食换不来一瓶矿泉水,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,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。
近年来,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聚焦“走在前、勇争先、善作为”目标要求,围绕全省粮油生产和特色农业产业,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,打造了培、育、用一体化的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,着力培育了一批粮食安全守护者、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
近年来,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论述,聚焦“走在前、勇争先、善作为”的目标要求,围绕全省粮油生产和特色农业产业,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,打造了培、育、用一体化的高素质农民培养模式,着力培育了一批粮食安全守护者、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
“两改一入户”指的是厕所改造、厨房改造以及暖气入户。这些改造工程看似平常,却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将极大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。厕所改造是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的关键一步。过去,农村的旱厕不仅气味难闻,还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,传播疾病。通过改造,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,能
99岁高龄仍每日挥毫,逝世后百姓自发送别——宁书纶这三个字,在天津卫就是“德艺双馨”的活招牌!他的字,日本人跪求、专家捧为“华夏第一赵”,却被甘肃农民用一包蚕豆“骗”走十几幅。这位老先生的笔墨人生,写透了中国人的风骨与温度!
"每月多20块,够买两袋盐了!"河南农村的张老汉攥着养老金存折,声音里带着颤抖。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迎来第19连涨,全国1.6亿老人每月增加20元。但与此同时,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实现"18连涨",年均涨幅达4.5%,部分地区平均养老金突破4000元。
6月10日是农历五月十五,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县,当地将这一天称为“大端午”。当日,2025年“诗在原乡·骚坛诗会”在屈原诞生地乐平里举行,农民诗人与湘鄂等地文化界人士共赴一场诗意之约。
这些报道一出,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,甚至有了“中国第二袁隆平”的赞誉。
老张迈进派出所,换领新户口本。他盯着那“居民户口”四个字,看了好半晌。这位在山东种了三十多年地的老农民,忍不住喃喃自语:“‘农业’俩字没啦,可咱这地还在呐。就说今年吧,光种粮补贴就领了上万块,村里分红也没少拿,看病报销比以前还多了三成……”老张或许不晓得,他手
当农运会的旗帜在宜春的天空飘扬,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角落都被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乡村的田间地头,都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。宜春的山水仿佛也在这一刻变得更加灵动,像是为这一盛事欢呼雀跃。
近日,一则任达华回山东老家收麦子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,引发广泛关注。时值六月,山东东营正值麦收大忙时节,任达华这位年逾七十的资深艺人,特意从香港赶回,径直前往黄河边上那个承载着他儿时记忆的村庄。
昔日荒山野岭,何以蝶变为带动7万农民增收的农文旅地标?答案藏在庄主闻彬军那句朴实却滚烫的口头禅里——“赚农民的钱不是本事,带领农民一起赚钱才算真本事!”